找到相关内容115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坛经》中的人生佛教思想之我见

    他是在体味着生活的艰辛与苦难中感悟人生,在社会实践中吸取丰富的社会知识,砺炼人生阅历,一直到他二十二至二十四岁左右,到黄梅参弘忍。  弘忍问惠能:"汝何方人,来此山礼拜吾,汝今向吾边复求何物?"惠能答...《坛经》中的人生佛教思想之我见   玄 畅  太虚大师曾称"中国佛学的特质在于禅"。做为一代宗教领袖,在二十世纪上半叶,面对中国佛教沉渣泛起。疾重难返的衰危局面,太虚大师高挚"人间佛教(人生佛教)"...

    玄 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1750596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

    体认,通过内在心性的修养,生命智慧的升华,精神品格的净化,去体会佛教哲学,感悟人生的真实,只有这样才能探骊得珠,真正得到佛教哲学的精华,提升人生境界和生命品质。否则,只做文字考证,舍本逐末,徒得其表,...概念、范畴、命题、观点,如缘起、因果、平等、慈悲、容忍、中道、解脱等,广泛涉及人生论、心性论、宇宙论和实践论等哲学问题,研究这些问题,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,而且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。 佛教有不同的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3352038.html
  • 赵朴初与成一长老

    岁因病感悟人生多苦而出家,后在泰州光孝寺佛学院求学,继而在律宗第一山——南京宝华山受具足戒。后任泰州光孝寺佛学院监学兼讲师,1942年考取上海中医学院,毕业后在上海玉佛寺创办佛教施诊所,悬壶济世,后...

    范观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13254331.html
  • 茶道的载体——茶的意境

     3 在茶事体验中寻求意境,感悟人生的真谛顺应时代的进步  在茶事体验中寻求意境,代替具体的茶道程式, 从中获得感悟或精神的“纯化”等,是人们把茶道局 限在深层次或程式化的认识所作的修正。时代的发 展...可有 主题,引导人们参与其中。当然,要想从茶中得到深 刻的感悟和意界,还要求对茶与传统文化、乃至个人 的修养有较高的要求,皎然所提出的茶道正是如此, 也有人喻此为“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” 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74257745.html
  • 禅趣盎然的诗意探寻——从废名的四首小诗谈起

    1984年。)。诗人说这是一首情诗,我看倒是一首感悟人生的禅理诗。禅宗思维的无拘无束,使废名有时兴致所至便不避成规禁忌,大胆引用借用化用古诗文或先哲典籍中的一些诗句、典故,或加以引申或赋以新意,此诗不仅开篇...名的诗才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诗坛上第一难懂的。朱光潜先生说废名的诗“有一深玄的背景,难懂的是这背景”(注:《文学杂志?编辑后记》,1937年6月。),这背景指的是什么呢?我以为其当指诗人的脾气秉性、人生...

    罗振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72458334.html
  • 论贾平凹美文中的禅味

    。他感悟人生的美文可以说大都是这一主题。《笑口常开》〔8〕中的荒诞, 《人病》〔9〕中的尴尬,《名人》〔10〕中的异化,《闲人》〔11 〕中的无聊,《关于父子》〔12〕中的因果,这些现代人日日面临的...静观默察是他喜爱的生活方式,也是他酷爱的艺术观照方式。这种生活与艺术二而一个性为他感悟自然与人生,张扬天地感应与人生体验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与路径,也为他美文的禅味注定了生命的基因。  贾平凹美文的禅味...

    何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73558346.html
  • 楚山绍琦禅诗蠡测

    视角与心态,来体察世情,感悟人生,明佛证禅。因而诗僧发于诗,虽入空灵,却出乎实际。出世态度是僧诗的美学依托,而入世则是诗僧的价值取向,其诗大多如风吹水,自成文理,其欣赏价值和借鉴也正在于此。诗僧们是古典...居住在远离尘世的幽静之处来感悟;颔联用了佛教的典故,佛陀对帝释天说法时,一般直呼其名“憍尸迦,”世尊对其说法后,憍尸迦回复:世尊既无说,吾亦未曾听。这里是对禅机;颈联说:佛陀讲法是妙圆之音了且了无痕迹...

    文 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1658912.html
  • 浅析隋唐书法与禅宗的关系

    ”的领悟。张旭、怀素、高闲等人都已经到达了“顿悟”、“妙悟”的境界,能从自然万象中感悟人生与书法,再将强烈的个人感情倾注到狂草的创作当中去,他们草书的内在生命节奏和剑器健舞、夏云奇峰、飞鸟惊蛇、长波...,达到“梵我一体”的境界,认为唯有禅境才是人生至境。“默坐静思,随意所适,言不出口,气不盈息,沉密神彩,如对至尊,则无不善矣”。王羲之、欧阳询、虞世南等人也都提出了“凝神”、“绝虑”·、“静处”的观点...

    李旭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14760940.html
  • 再说释怀让 禅修化众生——大力宣传南禅怀让大师的积极意义

    的接心、印心,处处都说明了禅的人间社会性。在现代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里,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禅的力量来安顿浮荡不定的身心。只有心定了,心静了,就能感悟人生的圆润,感悟和谐世界对人类的重要性。作为释怀让...

    丁 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05966242.html
  • 怀抱观古今,深心托毫素——听法云法师谈墨海禅心

    要讲经,要让大家都了解佛法。要知道真正的佛教是什么,获得真正的快乐,自在。  文化传播不要有局限性。传统文化有很多魅力,道德规范的约束,可以启示人,感悟人生,提高人的自觉性,自我约束。  一个寺院可以...

    曾赤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95566775.html